close
結束了。
而我上週三去了,但沒看成。

----------------------------
驚豔米勒 田園之美畫展
展出地點:國立歷史博物館
展期:2008/05/31~2008/09/07(已結束)


米勒,19世紀初的代表性畫家之一。
出身於法國諾曼第的貧苦農家,從小就熱衷於繪畫。但家庭經濟困難,廿歲才開始有機會習畫。廿三歲那一年,獲獎學金前往巴黎,經常涉足羅浮宮,這是他在物質困頓之餘,極大的精神慰藉。1840年以「肖像畫」入選沙龍,如願的躋身畫壇。

剛開始創作游移在「新古典主義」與「浪漫主義」之間,表現多為肖像畫及神話式的裸婦…等(據我觀察,這是絕大多數浪漫主義畫作的主題,似乎是當時購畫者的主流)。

1849年(約35歲,30歲喪妻後又續絃)與妻兒遷居巴黎近郊,是他最窮困潦倒的時期,但對田園與藝術的熱愛,仍舊讓他繼續在畫壇上貢獻付出。這時的畫作風格已轉變成田園、自然風。

1875年(約61歲)算是米勒繪畫生涯的巔峰時,因肺結核病逝。

以上是米勒大致的生平。
米勒的作品多存放在法國奧塞美術館,這次來台展覽,是奧塞美術館首次以典藏的米勒畫作為主軸所策劃的海外特展,共計65幅的展品包括米勒的16幅真跡創作,其中《拾穗》與《晚禱》更是首度同時亮相臺灣的藝術重寶!


----------------------------
恩,我要開始說那天的劇情發展(笑)。

先說明一點,這並不是我第一次看米勒的作品。
高中畢業於台北縣某私立職校美工科,記得當時,和高中同學們常一同出遊,其中一位自然是baimei。不覺有些懷念起高中那段常與baimei天天相聚的日子(笑)。

高三那年,恰巧也是奧塞美術館來台展覽,不過當時幾乎是多名近代藝術家的作品聯展,其中不乏米勒、莫內、雷諾瓦…等知名藝術家的作品。

不記得詳細的過程了,大概就是我們一行三人就這麼前往故宮了。
在展場中,果真對各位大師級的作品崇尚不已。走出故宮,當然是帶著對繪畫熱血澎湃的心情,念念不忘著剛才在館裡觀賞的各項大作,對古代人充滿崇拜。


恩。
總之,故事就進行到上周某天收到13在批踢寄來的信,問我要不要一起去膜拜米勒大師的鉅作。我,當然是好啦~

meko聽說我要去參觀時,還事前提點我:他每天回家經過時,天天都看到人龍隊伍。因此,我還跟13說,那當天中午我就先去購票吧! 免得晚上咱們又浪費時間排隊。

結果,當天中午我就被現場的激況嚇得有些打消了購票的念頭了。囧。



有圖為證,這是中午的人潮。



但晚上又一次跌破我們的眼鏡,原來那可不是購票人龍,是等待入場人龍,而且只是冰山一角! 囧~



我跟13循著腳步走,居然人龍隊伍走進植物園! 更令人傻眼的是隊伍超過荷花池,估計人數約落在三千人左右…


購票時,還看到警示牌寫著『估計排隊入場約需四小時』。
是滴! 你的眼睛沒看錯,就是四小時。而據我們詢問荷花池的人龍隊伍協導工讀生,他說他估計今日隊伍入場約需三小時多…

當時都已經是傍晚六點半了,我和13掙扎之後,還是決定放棄排隊。
我知道13一定是很失望的,但我沒辦法待那麼晚才回家,最後周末也無法陪13再次前往…

我們當天只能踏著失望的腳步離開人龍隊,走向展場的紀念品特區。
坦白說,一踏入特區會場,我當場就想掉頭走人了。

我,真的,狠少來到這麼擁擠的地方!!

別說是寸步難行,連轉身都很困難吧?!
不過既然都到了,我還是稍稍把會場走了一遍。
會場上的每一位幾乎都是殺紅了眼,彷彿這些昂貴的紀念品是無料的大放送一樣,人人搶、人人手上滿滿…



離開展區,我只能慶祝自己多年前曾前往故宮參觀過。放棄這次的『米勒特展』,雖然可惜,但還不至於感到悔恨。

而對這次的『米勒特展』除了失望,再沒有別的形容詞。
特展的這段時間以來,常常在電視或報紙新聞上看到記者對這展覽的大力推崇,但我真的親臨現場後,卻只有失望二字。

我的失望其來有自,並不是想批判台灣人的民族性(恩,我現在想不到其他形容),但有時就是如此讓人無言。(為什麼這樣說? 你看看長毛象的展覽是否也是如此?!)


一個如此有藝術價值的展覽,為什麼主辦單位如此規劃?
既然決定展場地點是歷史博物館,是否應該事前就對購票與發展做過推盤?
我並不是責難為什麼要選擇較小的歷史博物館,而捨棄故宮或其他展場,而是既然知道會場只有如此的限制,為什麼要超賣超賣超超超超超超超超賣?

只看到『米勒特展』的商機,卻沒思考過於現實上的衝突。


也許有人認為「我當初怎麼會知道會引起這麼大的人潮」…balabala的理由藉口,但,這真的是無法預測嗎?

台灣並不是沒有相關經驗,以前幾次的經驗借鏡,真的無法推算出這樣的結果嗎?
真的無法事前入場人數做控管嗎? 不能限定總額票數就是多少張嗎?
即便做了如此的限制,會引起部分人士的爭議,但為了一場有品格的藝術饗宴,這不是應該策畫的嗎?

排隊的人潮中還不乏許多家長帶著孩子,你可以在傍晚七點看到人龍隊中有國小國中的孩子邊站邊等邊看國語課本(或其他學校教材),當你看到這幕畫面時,心裡又有何感想?

我相信在大雨、烈陽、悶熱的晚上等情境下排隊四小時入場,沒有人的心情會是好的,再如何也需要一點時間調整剛剛排隊不耐的情緒,才能敞開對藝術的心靈。但緊接著又是趕趕出場,又或十分悠閒的漫漫參觀到出場,也讓後面排隊等待的人進入這樣的迴圈。



冷靜後,回想這場展覽給我的感覺,就只有以上最後幾段感言,如此無奈、無言。
而媒體除了大力讚揚這是場成功的展覽之外,絲毫沒提到整個規劃出了很大的問題,起碼,我看不到成功在哪裡。(如果你覺得每天無時無刻,都能維持三千人的人龍是場成功的話、如果你覺得每天早上六點半就有人龍頭在排隊是成功的話…)


最後,連退票都還要收取手續費一成的費用。
只能說,這更是不完美中的不完美。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kar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